联系人:郑经理
电话:0578-2967-971
手机/微信同号:139-0587-9612
邮箱:hongtai_mov@163.com
地址: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水阁工业区通济街62号5幢7号
电阻片在生产过程中,具体需要如何控制呢?
宏泰解答:
1. 干压成型。氧化锌电阻片成型工艺以干压成型工艺为主,之后再烧结即可。压制过程中,上下模会对造粒粉体产生挤压作用,重新排列粉体颗粒,排空粉粒间气孔,降低粉末表面能。一些特殊配方的陶瓷,在成型过程中致密性、晶粒生长过程会受到影响,进而对电阻片的电梯位梯度与非线性系数产生影响,使其无法随成型密度的增加而变化。
a> 因此,成型工艺是氧化锌电阻片的重要工序。干压成型的基本原理就是在液压机模具中注入水分适宜的造粒料,在液压传动力的作用下,使上下冲模能够慢慢移动,排出气体,再经过保压后,分散堆积的粉料就会被压制为符合要求的电阻片坯体。
b> 成型工艺的关键参数。压制成型工艺是根据坯体相对密度与压制曲线确定的,其中,相对密度是一个重要性非常高的数据,对于电阻片成型后坯体特征的表征有重要价值,压制曲线则是根据相对密度所施加的压力作用形成的,坏体收到的压力较低的部位,团粒重新排列重新固定时,会略有变形,但压力达到一定数值时,颗粒之间的空隙几乎完全消失,相对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,皮体内的密度变化会始终存在,其原因就是在于模具填充的不均匀及压制过程中的控制不足。
c> 成型过程的控制。通过压机程序的调节,能够控制坏体成型中的压缩量,因此要根据坏体大小合理设定排气延时时间、排气次数、加压及减压延时。当压机程序设置为两次牌子三次压成时,第一次压力要设定为最低值,之后两次压制时逐渐增加压力。采用这一程序时,第一次加压压缩的对象主要是粉料间隙中的空气;到第二次压缩时,就会排出颗粒压缩变形过程中被挤压出来的空气;第三次压缩则会排出颗粒破碎致密时产生的空气。
2. 三次压缩过程中,最为关键的就在于控制加压力量大小,要控制要模套中坯体的压缩量,从而控制相对密度增加量。尤其在最后一次加压时,要确保空气能够顺利排出,若控制不好可能会形成空气夹层,为达到彻底排空空气的目标,最后一次加压时可以将模套向下浮动3-5mm,促进空气的顺利排出。为避免形成空气夹层,关键之处就在于控制好加压速度,最大程序减慢加压速度,上模与粉料接触时,上模下移移动速度尽量降低要3-5mm/s,并设定加压延时为3s,保证泄压排气时间充足。为降低中间密度线密度较低情况的出现,可通过增加排气次数、保压时间的方法进行控制,目的在于保证压力时间充足,使粉料能够充分位移,平衡生坯中部密度与两端密度。在干压成型过程中,造粒料移动需要随着成型坏体尺寸的增加而减慢,促进排气与压力传递。
3. 模塞位移动速度为3-5mm/s,每次加压后再卸压的排气时间需要保持在2-3s。以最终压力值进行保压,以保证坯体内应力传递的时间与空间,尤其是因加压速度过大使坯体密度差增加的情况下,保压时间的延长能够降低坯体密度差造成的负面影响。
宏泰,专注于氧化锌电阻片领域20年!